前言
关于核电的教程网上有很多,摆法更多,这里就简单说说入门,顺带附上一些不错的参考资料。
这里就说说最基本的热核电,简单省事,一个反应炉实际上已经可以开始核电时代了,热交换反应堆简直太费事了,效率却并不算特别高,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改改,这方面确实需要平衡。
工业的魅力之一在核电,不稍作了解直接求摆法实在有些可惜,我的服里就发生过将散热器搞混导致爆炸的事..
实在有些可惜,故希望用尽可能少的字做个入门,一看就明白,至于更好的设计则交给各位自行研究吧。
各种元件列表
名称 | 图例 | 吸热 | 散热 | 传热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热交换器 | 4 | — | 12 | |
元件热交换器 | — | — | 36 ? | |
高级热交换器 | 8 | — | 24 | |
反应堆热交换器 | 72 | — | — | |
散热片 | — | 6 | — | |
反应堆散热片 | 5 | 5 | — | |
超频散热片 | 36 | 20 | — | |
高级散热片 | — | 12 | — | |
元件散热片 | — | + 4 | — |
- 吸热就是无论放在什么位置他都能把棒棒的热量吸吸吸(金坷垃)过来,但是如果你将会吸热的元件挨着棒棒放,其他所有会吸热的元件的吸热属性将会失效,详见下面基本原则
- 散热是把热量吃掉,这个很好懂。那么热量去了哪里呢?迷。。
- 传热指的是这个元件每个面能传递多少热量,这个热量来自他边上的元件吸过来的热量
元件热交换器
wiki上写的是24,但是实际测试似乎36更为正确,姑且先理解为36吧。。元件散热片
必须放在散热片交换器周围,提供+4散热,单独放不散热- 我没介绍各种冷凝器冷却单元什么的,因为用起来不安逸
基本原则
一个EU模式的反应堆能发多少电,只由棒棒决定,如果将棒棒挨着放,会增加发电的效率,但同时放热也暴增
同时一个4联就等于4个单棒放一起
其实摆放可以很随意,只要能把热量解决就行。但是尽可能塞进更多的棒棒,同时保证足够的散热,是需要探究的。
另外如下图,如果你紧挨着棒棒放一个会吸热的元件,那么放在其他地方的元件的吸热属性会失效,他们不再会隔空吸热了。但是从图中可以看出,他们还是会散热的,热量来自你紧挨着棒棒放的那个会吸热的元件吸过来的热!
总之,建议任何会吸热的元件别挨着棒棒放就是了。最有效率的应该还是4个+1个的组合,瞬间36热量消失不见
示例
- 红色代表吸热,上面已经说过,吸热跟棒棒的位置无关,放哪都能吸吸吸(除了贴着棒放)
- 绿色是传热,可以理解为能传热的元件每一个面最多能传多少热量
- 蓝色是散热,只要能大于棒棒的热量,那么这个反应堆就是永动的
先看下面一组,反应堆热交换器
先吸吸吸来72的热量,要想消化掉这72的热量,首先在它周围放上能传热的,我选用了元件热交换器
,因为这货比较单纯,只会传不会吸。之后热量传到了高级散热片
,所有热量都被散热掉。
接着是上面一组,很简单,用到了热交换器
的吸热4的特性,之后边上放上元件散热片
,将这4点热量散失掉,总共24点热量,加上下面的72点,刚好够一个4联的发热。
当然。。这个散热设计非常非常没效率,很多元件都没有被充分利用,而且格子浪费很多,但是道理是易懂的。
核电设计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吧,如何提高利用率需要下更多功夫。
关于其他
反应堆还可以使用MOX钚铀混合燃料棒,还有热输出模式,反应堆不再直接产生电能,而只是将热量转换出来,用热发电(斯特林或者蒸汽轮机)。
这方面很多先辈写的很明白,直接贴地址了。
以下两个教程给我的启发比较大,也较多的说明了mox的用法
mox核电教程及摆法 (贴吧)
核电入门 提高 设计(包含 mox 反应堆) (pdf我也不记得那里下了)
这个对热输出也说的非常详细,然而实际造价比较可观,生存党保重
关于IC2 EXP热输出核电的教程及展望 (MCBBS)
还有必备的模拟器
It’s not bad
感谢。。不过还是头好晕
咩哈哈,慢慢研究也是IC的乐趣
开创造试验热核蒸汽堆,结果蒸汽动能发生机旁边一直炸炸炸233